您的位置:

首页> 全部资源> 关于高规6.3.5条的相关问题
关于高规6.3.5条的相关问题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8日 撰写时间:暂无 作者:
所属分类:
上部结构,规范相关实现
关键词:
收藏 留言 获取链接

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的箍筋尚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 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级 ρsv≥0.30ft/fyv (6.3.5-1)二级 ρsv≥0.28ft/fyv (6.3.5-2)三、四级 ρsv≥0.26ft/fyv (6.3.5-3)式中:ρsv——框架梁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率。 2. 在箍筋加密区范围内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 3. 箍筋应有135°弯钩,弯钩端头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倍的箍筋直径和75mm的较大值。 4. 在纵向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钢筋受拉时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l00mm;钢筋受压时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5. 框架梁非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

【程序实现】

1. SATWE中抗震设计箍筋最小配筋率按此条规定执行,施工图软件不再重复判断。

2. 箍筋肢距需在施工图软件中实现,软件取规范规定的最小直径来计算最大肢距,并且软件保证一级抗震,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三级抗震不大于250mm,四级抗震不大于300mm如果一级抗震梁箍筋直径大于10mm或二、三级抗震梁箍筋直径大于12mm,软件选出的箍筋肢距可能小于规范规定的最大肢距,不过设计上这种偏于安全的误差一般都能够接受。

3. 立剖面图中是按此条执行

4. 详见6.3.4-3

5. 施工图模块中,自动配置的箍筋保证满足非加密区间距不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2的要求。

常见问题

1. 350宽的梁,为何会生成两肢箍?

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梁是四级抗震等级或非抗震,规范要求四级抗震等级箍筋肢距不超过300,混规要求各抗震等级下,肢距均不宜大于300。由于规范上并没有对于箍筋肢距的具体取值方法,在程序中,是取箍筋的净距。对于350宽的梁,如果保护层厚度为20,箍筋直径为8,那么箍筋的净肢距为350-20*2-8*2=294,可以满足规范要求,所以设置两肢箍。一般结构构造手册上要求350宽的梁要配四肢箍,和程序生成的可能不同。

【关键词】抗震设计;箍筋;配筋率

  • 第一个
  • 上一个
  • 下一个
  • 最后一个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 © 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知识平台

京ICP备0506779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08号

管理维护: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知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