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全部资源> 二维门刚模块独立基础设计常见问题(一)
二维门刚模块独立基础设计常见问题(一)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3日 撰写时间:暂无 作者:
所属分类:
专题文档,钢结构,问答,钢结构二维设计模块,钢结构施工图
关键词:
收藏 留言 获取链接

二维门刚模块独立基础设计常见问题(一)


一、二维门刚独立基础在哪儿布置

1 独立基础布置

进入钢结构二维设计模块后,如果需要计算独立基础,可在“补充数据”-“基础”菜单中布置独立基础(锥形基础和阶型基础),也可完成基础复制、基础修改和基础删除等操作。

布置基础:正确输入基础参数后点击确定,鼠标点到柱脚上或框选柱脚即可布置独立基础;

复制基础:先点击“复制基础”菜单,再点选或框选源基础,最后点选或框选需要布置基础的柱脚即可;

删除基础:先点击“删除基础”菜单,再点选或框选要删除的基础即可;

修改基础:先点击“修改基础”菜单,再点选或框选要修改的基础即可弹出修改参数对话框,正确修改参数后点击确定即可。


二、基础布置中各参数如何填写

2 基础计算参数

附加墙重量CN:该参数为作用于基础上的围护墙体荷载,主要是砌体围护墙重量,竖直向下为正。

附加墙与柱中心距离V:即附加墙与柱中心距离,该参数主要用于计算附加墙产生的偏心弯矩,偏心弯矩=CN*V注意该值的符号,其与向下垂直力产生的弯矩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

距离(控制基础短柱长宽)T:该参数主要用于确定基础短柱的长宽尺寸,短柱长边=钢柱高H+2T,短柱宽边=钢柱宽H+2T,例如HN400X200的钢柱,T=0.15m,则短柱长边为0.4+2*0.15=0.7m,短柱宽边为0.2+2*0.15=0.5m

基础埋深Q: 该基础埋深用于计算基础及其上的覆土重的确定,计算覆土重的高度为基础埋深Q与天然地面至基底距离D二者的平均值,即计算埋深,基础自重与基础上的土重Gk= 20kN/m3 *基础计算埋深。以图中参数为例,单位面积上基础自重和覆土重为20*2+1.8/2=38kN/m2

基础高度H:该参数应定义为钢柱柱底到基础底面的距离,该值主要影响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决定柱底剪力对于基底的附加弯矩的确定,基底附加弯矩为钢柱柱底剪力乘以基础高度,即M=V*H;二是影响短柱高度的确定,短柱高度为基础高度H减去0-0剖面高度。

天然地面至基底距离D:该值主要影响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和基础埋深Q共同决定基础自重和覆土重;二是决定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深度d(同D)。当基础计算采用的荷载组合为地震控制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还需要根据《抗规》4.2.2条和4.2.3条进行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γγm程序默认是18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R:该参数主要用于计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同上式中的fak

基础长宽比:该参数主要用于确定基础的长宽比,当输入0时,程序按照长宽比1.0 1.2 1.4 1.6分别计算,否则按指定的长宽比计算。

承载力计算时允许零应力区比例:该参数主要用于控制基础计算时的零应力区比例,输入0表示基地不允许出现零应力区,这可能导致基础尺寸不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控制;注意这里要输入小数(如20%则输入0.2

基础边缘高度H0:该参数主要用于确定基础边缘的高度,输入0时由程序自动确定基础边缘高度(当没有指定基础边缘高度时,程序中默认对于锥形基础外缘高度或阶形基础台阶构造高度取法如下: 当柱截面高 H1m时,取 0.3m 1.0m<H≤1.5m时,取0.35m H>1.5m时,取0.4m 锥形基础的根部构造高度(0-0 剖面)按2倍边缘高度、13放坡高度二者的较小值确定),否则按指定的高度确定。

柱偏心距Vce:柱中心与基础中心的距离,若柱中心与基础中心重合,则该值为0,程序默认是重合因此参数为0注意该值的单位和符号,其与向下垂直力产生的弯矩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


三、基础计算结果如何查看

执行“结构计算”后,可在结果文件中查看txtword版本基础计算书,计算书内容包括示意图、荷载效应组合、基础尺寸及配筋、短柱尺寸及配筋等;在结构计算各项指标均满足的情况下,进入刚架施工图模块可绘制独立基础施工图。


3 独立基础计算书

4 独立基础施工图

  • 第一个
  • 上一个
  • 下一个
  • 最后一个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 © 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知识平台

京ICP备0506779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08号

管理维护: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知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