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结构V2施工图审查(CAD版)——新功能速递
推广数字化审查、探索推进BIM审查和人工智能审查是近年来的行业热点,大家对智能化审图软件期待满满。2022年PKPM推出了CAD版的结构施工图审查软件,支持AutoCAD、中望和浩辰三大平台,可与CAD平台的插件兼容使用,获得了用户的一致认可。V2我们继续发力,推出了许多减时增效的新功能。
智能V2,全新体验!快来下载👉
https://www.pkpm.cn/product/download/downloadDetail?id=701&downloadType=1
图纸+配筋简图
设计人员将配筋简图衬在图纸下方进行配筋校对,审图人员收到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也多为配筋简图,因此施工图审查软件(SGT-CHK)全面加强“图纸+配筋简图”(以下简称简图方式)的校审方式。整体校审过程仅需三步:“导入简图→参数设置→拉框校审”。功能与“图纸+模型”(以下简称模型方式)一致,有三大校审板块:图面检查、配筋校核和规范审查。对于PKPM结构计算软件导出的配筋简图,还可进行图模一致性检查。
,时长00:23
附加小优势:
· 如果图纸中已经插入配筋简图,可直接拉框校审。
▪ 支持做成参照或块的配筋简图。
简图方式除了更符合各位小主目前的工作现状外,与模型方式相比,在软件机制中两者有何不同?
模型方式与简图方式对比
对比1——设计信息:材料强度、抗震等级、构件属性等
▪ 模型方式:直接从模型读取
▪ 简图方式:通过参数手动输入
模型方式参数
简图方式参数
对比2——计算配筋面积的取值精度
两种方式均可考虑钢筋截断,取截断点的计算配进行配筋校核,保证设计结果的安全性。不同的是:
▪ 模型方式:读取模型中各截面准确的配筋面积
▪ 简图方式:按简图中取整后的面积线性内插
对比3——构件连接关系
以腰筋校审为例,要扣除板厚计算腹板有效高hw,模型方式可对比梁两侧楼板的厚度和标高信息,取最不利位置校审。简图方式则是按统一的板厚参数计算。
针对上述的差异,小编建议可按下述场景,选择最适合您的校审方式:
如果您是设计人员,推荐使用模型方式。因为模型包含工程设计的全部信息,可减去大量的参数设置,校审的全面性和准确度更高。程序在读取模型的同时,配筋简图也一并包络导入,使自校工作变得简单轻松。
如果您是审图人员,则可选用简图方式。毕竟在施工图审查环节,配筋简图是配筋校核的主要依据,有文件小传输快、方便存档等特点,可快速审查重点问题。
图面检查
频繁改图难免会出现笔误的情况,虽不违反强条,但就像错别字影响阅读体验一样,对施工方看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图面检查主要从三个方面保证梁、柱、墙图的书写正确性,确保图纸符合精细化审查的要求:
▪ 构件名称:编号重复、标高重叠等
▪ 截面尺寸:主次梁高、截面与尺寸标注匹配、平面图与详图匹配等
▪ 钢筋配置:直径规格、分排根数、钢筋截断、纵筋与箍筋肢数匹配等
识图优化
▪ 支持连续梁跨智能截断,减少误审构件,提高校审意见准确性
▪ 支持同一连续梁多集中标注识别,方便人工看图。
校审意见单
图纸校审结束后,新增导出《校审意见单》的功能,方便校审记录留痕。
自动存档
对于已审图纸,再次打开可在已审的基础上继续操作,保证校审工作的连续性。
▪ 自动保存工程路径
导入模型或配筋简图后,自动记录文件所在路径。
▪ 自动保存楼层信息
图纸校审后,自动保存图纸对应的楼层信息,以及多自然层包络后的配筋结果。
▪ 自动保存交互操作
手工交互的识图信息也可自动保存,再次识图可按交互后的结果进行校审。
BIM审查导出插件
针对已推广BIM报审的地区,可在CAD版的施工图审查软件中启动【导出BIM】命令,将报审所需文件上传到各地的审查平台上。
下期将分享在规范校审方面的改进,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