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KPM-AID快速完成框架结构位移比超限调整
作者:朱亚鹏(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刘勇(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行业背景
”
PKPM与ARUP(奥雅纳)合作开发的智能辅助设计模块AID已经在建筑设计行业掀起了一阵智能化设计的热潮,深受广大设计师的喜爱,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正在试用。
本文通过一个实际工程,介绍了PKPM-AID在调整位移比指标的全过程。
二、工程概况
”
本工程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物共6层,无地下室,层高3.8m,总高度22.8m。二层楼面存在大开洞,并且二层以上存在平面收进,收进率约为50%,各楼层的结构平面布置如图2~图4所示。
|
|
图1 框架结构模型 | 图2 二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
|
|
图3 三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 图4 四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
三、智能化设计目标
”
在X向静震工况下,一、二层的位移比超限,首要目的是要把位移比调整到1.5的规范限值,同时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尽可以降低造价;并且一、二层的部分外立面区域有建筑要求,需要满足梁高不能超过750mm。
图5 原模型位移比超限
四、智能化设计思路
”
① 柱设计组分组思路
三~六层结构平面布置较规则,位移比与规范限值还有较大富余,主要由承载力控制,并且调整上面楼层的竖向构件对一、二层的位移比影响不是特别大,所以把三~六层的所有柱子作为一组设计组;一、二层柱子根据不同的平面布置定义了9组设计组;
方柱的调整策略都选择按高宽比不变同时缩放,对矩形柱子控制短边尺寸不变,调整长边尺寸缩放。设计组4存在两种不同的截面尺寸,可以单独指定不同的调整策略,600*600的截面按高宽比不变缩放,700*1100截面按截面高度方向缩放。
② 梁设计组分组思路
主要是调整一、二层的周边框架梁,按X、Y方向进行分组,同时考虑梁高的限制要求,共定义了6组设计组;
有梁高限制要求的分组调整策略选择宽度缩放,其他梁设计组都选择高宽比不变的条件下缩放。
|
|
图7 一、二层柱的设计组定义 | 图8 一、二层梁的设计组定义 |
图9 梁柱设计组的调整策略定义
③ 优化指标设置
在优化约束菜单中勾选位移比指标。该工程在X向静震工况下,一、二层的位移比超限,同时出屋面楼层的最大位移比也到达了1.94,但出屋面楼层不影响结构的整体规则性指标,所以可以只勾选X方向一层和二层的位移比。
在优化目标菜单中勾选总造价最小化。
|
|
图10 优化约束设置 | 图11 优化目标设置 |
五、应用效果
”
共定义了17个变量,设置迭代次数60次,使用普通轻薄笔记本计算总用时为12分钟。最大楼层位移比从1.66降低到1.42;总造价从79.88万降低到了74.3万,节约材料成本7%。
图12 优化后的位移比指标
图12 优化后的位移比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