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全部资源> 技术周刊-为什么大跨梁的弯矩包络图中的弯矩不是所有组合中的最大值?
技术周刊-为什么大跨梁的弯矩包络图中的弯矩不是所有组合中的最大值?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日 撰写时间:暂无 作者:
所属分类:
期刊,上部结构
关键词:
收藏 留言 获取链接

技术周刊 | 为什么大跨梁的弯矩包络图中的弯矩不是所有组合中的最大值?

问题汇总:

Q1为什么大跨梁的弯矩包络图中的弯矩不是所有组合中的最大值?

Q2在极限承载力性能设计时,混凝土抗压强度Fc是否执行了抗震规范中M.1.2的这一条规定?

Q3某工程在数据检查的时候,提示梁上荷载的房间号超限,找到这个地方删除以后就会出现在另外一个地方,这是什么原因?

Q4为什么PMSAP中斜杆在楼面加载后,全部拆除,活荷载工况下被拆除的杆件算出来还有内力,SATWE中查看活载工况下,拆除的杆件内力就为零。

Q5PKPM板施工图,右侧的模型是取了左侧模型裂缝右侧的塔来算的,其他的条件和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为什么挠度结果不一样?

Q1:为什么大跨梁的弯矩包络图中的弯矩不是所有组合中的最大值?

弯矩包络图:

目标组合:+Mymax-------大于弯矩包络图中的弯矩。

A:

这是因为通用规范进行了一些改动,竖向地震为主的地震组合内力起控制作用的时候,γre取值不同了。

《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4.3.1条,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的调整:

这个梁端弯矩最大值由198号组合控制和梁端配筋的控制组合是289号组合分别控制的,198组合,竖向地震分项系数是0.5,小于水平地震系数1.4,该组合配筋计算对应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γRE0.75,289组合的时候,竖向地震分项系数是1.4,所以此时配筋计算对应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γRE1,此时弯矩包络值对应的198号组合考虑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的结果小于289号组合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取1的结果,所以会出现上述的现象。




Q2:在极限承载力性能设计时,混凝土抗压强度Fc是否执行了抗震规范中M.1.2的这一条规定?

A:

软件中,无论是satwe还是减隔震,在极限承载力性能设计时,混凝土抗压强度 Fc 都根据规范采用了 0.88 倍 的立方体强度。




Q3:某工程在数据检查的时候,提示梁上荷载的房间号超限,找到这个地方删除以后就会出现在另外一个地方,这是什么原因?

A:

经查,这个工程在进行了计算以后,回到pm中修改了模型,改完模型以后,在从pm到satwe的时候没有勾选“楼面荷载倒算”,这样就会导致修改模型以后,新的模型到数据检查的时候跟之前的模型数据对应不上,所以出现上面的错误。

下面的竖向导荷不勾选是不影响计算的,但是这个楼面荷载倒算是必须要勾选的。不勾选竖向导荷的时候,只影响在荷载校核里面查看竖向导荷的结果,这是两个不同作用的功能。


Q3-3


Q4:为什么PMSAP中斜杆在楼面加载后,全部拆除,活荷载工况下被拆除的杆件算出来还有内力,SATWE中查看活载工况下,拆除的杆件内力就为零。

A:

这是因为设计人员定义的施工次序有问题,需要在pmsap里参数选“自定义构件级可拆卸”,并pmsap指定拆卸次序时不能有同次序的加载构件,这样定义好了以后再计算,就跟satwe结果一致了。




Q5:PKPM板施工图,右侧的模型是取了左侧模型裂缝右侧的塔来算的,其他的条件和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为什么挠度结果不一样?

A:

在参数设置中,这两个工程挠度参数设置的不同,一个选的取双向刚度,那么软件会取两个方向挠度的大值,一个选的取短向刚度,就不进行比较,直接取的短向刚度,这样就导致了两个模型的结果不一致了:

  • 第一个
  • 上一个
  • 下一个
  • 最后一个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 © 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知识平台

京ICP备0506779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08号

管理维护: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知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