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全部资源> PKPM结构答疑会——问题答疑汇总(第三期)
PKPM结构答疑会——问题答疑汇总(第三期)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7日 撰写时间:暂无 作者:
所属分类:
专题文档,上部结构,基础,钢结构
关键词:
收藏 留言 获取链接

PKPM结构答疑会——问题答疑汇总(第三期)


2023年构力学堂第一课

特邀三位资深结构技术专家

结构软件事业部技术总监刘孝国

基础软件产品设计经理刘华

钢结构软件产品经理朱恒

为大家带来PKPM结构答疑会

堂宝为大家整理了

关于上部结构基础结构钢结构

15个问题供大家学习

更多精彩内容请收看:

《结构设计疑难问题解答》专栏

点击阅读原文

或复制PC端链接查看课程回放:

https://edu.pkpm.cn/p/t_pc/course_pc_detail/column/p_63765215e4b083231ed02958

钢结构部分问题答疑

,时长06:29

针对下部钢框架、上部门刚的这种结构类型在SATWE计算时,有哪些参数设置应该注意?风荷载应如何考虑?构件设计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结构类型选择:从体系上来说,需要判断夹层部位的规模,如果只是局部的夹层,那么从整体来说,还属于门式钢架范畴。如果下部都是框架,则更偏向于钢框架结构。

其次我们来看不同结构体系之间的差别,主要是程序处理方面

程序之所以需要区别不同的钢结构类型,主要是因为抗震规范中区分了不同的类型,并规定了相应的构造要求。从构造要求来看,如果结构可以划分到钢框架类型,则可以按钢框架来考虑。如果属于门式刚架范畴,则建议可以按钢结构厂房处理。这里还有一种形式是多层钢结构厂房,区别主要是长细比的控制略有不同,从控制方式其实可以看到,这种结构形式更加适合柱轴力分布明显不均匀的情况,比如一个布置平面内既有框架也有门刚。

2、风荷载考虑方式:程序中给了两种风荷载的考虑方式,普通风和特殊风。普通风只能作用在层高位置,而且无法考虑梁上的均布荷载。而门刚屋面一般都是坡屋面,需要考虑屋面的风对结构的影响,所以必须按特殊风加载。

在特殊风生成的时候,还需要考虑一个因素,就是柱间风的考虑方式。程序提供了传统方式和精细方式。传统方式是按柱上的风荷载总量等效为节点荷载施加在柱顶位置,而精细方式则是按柱间均布荷载来施加。钢结构属于风荷载敏感结构,风荷载的变化对结果影响较大。而这两种施加方式,等效的集中力作用点位置差了半个柱高,面对厂房这种层高较高的结构,差异就很大了。所以还是尽量选择精细方式来生成。

3、纵向系杆:这是在建模阶段就要考虑的问题,屋面的纵向系杆往往在很多项目中都是不拉通的,但是计算建模的时候不能这么考虑。因为门式钢架中的屋面梁翼缘都比较窄,面外刚度不佳。在实际中会有屋面及围护体系对其进行约束,但计算建模时是无法考虑这些因素的,所以缺少面外约束的梁在中间增加节点后,很容易引起局部振动,影响计算结果。而且缺少系杆的纵向传力,屋面支撑的计算也不尽合理。

另外一个问题是按何种杆件建模的问题,一般采用梁构件来创建,这样方便划分房间,可以方便导荷(但是要注意修改导荷方式为对边导荷)。但是此时构件验算时也会按梁来考虑,那么承载力验算和构造要求就会有问题。另一种方式时按斜杆建模,此时后处理中需要注意的点较少,但是导荷就无法自动进行了,需要人为在梁上施加屋面荷载。

4、构件设计设计:在钢标和门规中,并没有对构件的验算公式做强制要求,但是我们详细比较两本规范以后可以发现,门规中的验算公式仅仅考虑了面内的力,而钢标中则是能同时考虑面内和面外。另一个差异是门规对变截面构件也有很明确的验算规定,而钢标中则没有。所以在选择构件的验算规范时的规则也很明显了,对于变截面构件,且没有面外荷载作用时,可以选择按门规来进行验算,否则按钢标验算结果会更加安全。

,时长02:28

钢结构二阶分析,软件是按照非线性分析处理的吗?二阶分析下地震是如何考虑的呢?

目前常见的结构分析软件都只能按线性方法进行分析处理,satwe也是一样。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展开说一下。程序中提供了两种二阶效应的考虑方法,一种是规范给出的内力放大法,这种方法大家是没有疑虑的,实际按规范执行就可以。另一种是修正刚度矩阵的方法,这个应该是提问的设计师感到疑虑的地方,因为修正刚度矩阵从常规的做法上会有一个迭代设计的过程,这也是求解非线性问题的过程。Satwe程序并没有采用这样的方式,而是参考了一些现有的成熟方法,直接对刚度矩阵进行一次性修正,采用这个修正后的刚度矩阵进行分析。所以地震的考虑也是和现有的方式是一样的。

,时长03:41

钢结构防火,荷载比和应力比的关系是什么,PKPM是怎样处理的?

两者从计算方法上来说是基本一致的,但是有两点差别需要注意。1、两者计算采用的内力不同,钢结构标准用于计算应力比的组合是基本组合,而钢结构防火规范则是用的偶然组合计算荷载比。2、两者的目的不同,钢结构标准中的应力比实际就是内力和构件承载力的比值,通过这个比值来判断构件是否满足正常使用的受力情况。而防火规范中的这个荷载比,其目的是通过常温下的承载力比值,确定构件的承载力富裕量,通过这个富余量来判断构件的临界温度,富余量多的构件(荷载比小)可以有更高的温度上升空间。所以这个荷载比只是计算中的一个中间变量,并不能作为构件是否满足要求的标准。

,时长06:27

下部框架,上部门刚结构,在三维模型中,二层梁设置了门刚梁,计算时钢梁的稳定性是按照门规计算吗?门刚梁的平面外计算长度不能按照隅撑布置,这个计算长度如何取值,谢谢。

satwe中设置了门式钢梁以后,构件设计是会按照门刚规范来验算的,不过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下:1、门刚规范中梁的稳定有两种算法,目前satwe中只能按照第一种算法进行设计,即按普通的梁面外是强支撑点,考虑面外计算长度的方法;2、门刚规范中可以支持变截面构件的稳定计算,而新钢标中则是不支持的。门刚梁如果按第一种方法进行设计时,那么面外计算长度就应该按照面外的刚性支撑的间距来考虑,一般就是水平支撑的间距。因为梁稳定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内力和稳定承载力的比值,而稳定承载力都取决于临界弯矩Mcr,所以通过试算的方式,找到和隅撑支撑情况下,临界弯矩计算值相当的水平支撑间距值可是可行的。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有一定的耐心,也需要对规范有很深刻的理解,一般不建议这么做。

,时长04:33

门刚,局部夹层不满布置时且荷载比较大,必须要三维建模分析是吗?

首先要清楚为什么一般的门刚结构可以按二维进行计算。一般门式刚架结构都比较规则,平面呈规则矩形,而且沿结构的两个方向都有相对独立的抗侧体系,竖向传力体系清晰,而且柱构件不存在双向受弯的情况。基于这些前提,将门刚体系简化成二维进行计算是完全可行的。反过来说,如果不满足以上的条件,简化成二维计算是会存在风险的。在这个问题里面,第一是局部夹层面积是否比较大?是否是双向刚接框架?这些结构布置的因素会导致平面刚度的不均匀,一方面地震计算会出现差异,另一方面柱会存在双向受弯的问题。第二是荷载分布是否不均匀?这个带来的问题就是质量不均匀,同样会带来地震计算的问题。所以从这两个角度出发,还是建议按三维建模分析。

  • 第一个
  • 上一个
  • 下一个
  • 最后一个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 © 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知识平台

京ICP备0506779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08号

管理维护: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知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