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窗活荷载取值多少?为什么不建议将飘窗改成床?
特别说明:本文不讨论砸飘窗话题,这里仅提醒一下,即便是结构专业人士,也无法通过建筑外立面或室内布局完全了解飘窗部分的结构构造,网上一部分砸飘窗的图片其实已影响使用安全。
我们先来看一个奇怪的问题:
飘窗有没有活荷载要求?
在大部分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总说明》中,都只有按房间功能确定的楼面活荷载,并不会专门注明飘窗的活荷载。
当然飘窗也不能简单的按挑檐套用施工及检修荷载。
施工图审查中也未见提过要注明飘窗活荷载。
那么飘窗到底有没有活荷载要求?
以前的飘窗仅仅是在卧室的一个凸窗,飘窗宽度一般0.6m,全房面积1~2平米,坐着也不舒服,大部分时候用来放些杂物或者堆衣服。
因此大家认为飘窗只是房间的一部分,虽然可以上人,但并没有人深究飘窗的活荷载。
现在的飘窗已经大不相同。
以广州市相关政策为例(文1、文2)飘窗的宽度可以达到0.8m,已经出现了卧室、客厅、卫生间、厨房甚至玄关都带飘窗的户型,得房率可以超过100%。
(文2中相关要求)
以100平米的户型为例,外墙基本除了阳台就是飘窗,飘窗面积可以达到10平米左右。
对于已经达到了住宅面积10%的区域,我们还是有必要探讨下飘窗的活荷载到底取多少。
一般来说,房间内未注明的区域应该同该房间楼面活荷载。
那么问题来了,这意味着卧室的飘窗活荷载是2.0kN/m2,卫生间的飘窗活荷载是2.5kN/m2。
但实际上应该没有人会在卫生间的飘窗上沐浴、如厕,这样看来卫生间飘窗取2.5kN/m2好像也没什么必要。
那是不是就都取2.0 kN/m2就可以了?没这么简单!
如果数人同时在飘窗上擦玻璃,会不会有危险?多年之前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故。
那时候有个项目,质监站对这个问题比较谨慎,要求施工单位在结构验收前对飘窗进行静载试验。
要做静载试验首先得确定荷载,我们采取了两个方案:
一种是均布荷载按2.0kN/m2加载;
一种是集中荷载按1.0kN/m在悬挑端部加载。
最后试验结果结构未发生变形或开裂。
至此我们将飘窗的活荷载取值建议总结如下:
1.住宅飘窗的均布活荷载不小于2.0 kN/m2;
2.住宅飘窗还应按沿板宽每隔1.0m取一个集中荷载,荷载标准值不应小于1.0kN,并应在最不利位置处进行验算。
前段时间我们整理了各地高品质住宅的相关政策,其中关于飘窗悬挑板的构造要求(文4)我们摘录如下:
“具有使用功能的外挑板(飘窗台板、外飘设备平台板)的板厚均不宜小于120mm,且无论板多长均宜设置板底抗裂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15%,钢筋间距宜≤150mm。”
正因为现在的飘窗宽度和长度都远超过去的尺度,近期有些住宅装修中已经开始把飘窗改造成床。
但我们真不建议这种做法,原因如下:
◆外窗及洞口渗漏
外窗及外墙洞口渗漏是住宅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在湖北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手册》(文5)中就有相关的要求:
(文5中相关要求)
因此一旦遇到飘窗洞口墙体或窗框与洞口间渗漏,床品必将潮湿受损。
◆飘雨
较宽的飘窗窗台会导致开关窗不太方便,一般飘窗外侧也不会再安装雨棚挑檐。
如果碰到下雨又没有及时关窗的话,对床品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这样的事情来上几次谁也受不了。
◆使用安全
虽然现在住宅基本采用全砼外墙或者预制装配式构件,在安全性上已经比后浇的二次构件好了很多,但是真不建议将飘窗作为室内主要活动空间。
相比将飘窗改成床,将飘窗改成书桌要合理的多。
如果喜欢请点个赞,谢谢。
(本文终)
本文转载自:正华设计—结构公众号,文章内容均为技术讨论,仅代表作者观点
————参考文献————
【1】《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机制惠企利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措施(第三批)的通知》【2】《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机制惠企利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措施(第三批)的通知》政策解读【3】《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1-2021)【4】《佛山市顺德区住宅建筑品质提升设计指引(第一版)(试行)》【5】《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手册》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