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一个外挂电梯项目,图审提出“电梯机房活载组合系数取值未满足GB55001-2021的4.2.2条”,违反强条,应该如何处理?
A:
根据工程结构通用规范表4.2.2,电梯机房的组合值系数为0.9,普通楼面活载是0.7,确实有差别,此时设计人员需要在自定义工况中定义并布置电梯机房活荷载,如下图所示:
布置后,存盘退出到SATWE中的参数定义—工况信息中修改这个工况的组合值系数为0.9
此时程序就会考虑该荷载工况的组合值系数为0.9。这样就满足了工程结构通用规范中的要求。
Q2: 钢梁都定义了双向受弯梁和x向的水平力,为什么只有最左面的梁有平面外弯矩?
A:
如下图所示:模型左侧房间楼板板厚为1mm,其余楼板为100mm,程序默认对于楼板厚度小于10mm的板忽略其刚度,相当于没有楼板,所以这个房间左侧的梁是没有面内约束的,而楼板为100mm的水平楼板程序默认为刚性板,刚性板面内无限刚,所以右侧的房间的梁是没有面内变形的,所以不产生面内弯矩。
程序对于不同厚度的楼板处理方式见下表
楼板厚度(mm) | 0 | 1—4 | 5—9 | 10及以上 |
默认楼板刚度 | 无 | 无 | 无 | 刚性板 |
是否允许定义弹性板 | 否 | 否 | 是 | 是 |
考虑强刚后楼层板刚度 | 刚性板 | 刚性板 | 刚性板 | 刚性板 |
钢梁整体稳定是否计算 | 是 | 是 | 是 | 否 |
Q3:檩条工具箱中的风压调整系数为什么默认是1.7?程序是根据哪一条规范计算的?
A:
檩条属于围护构件,在计算风荷载时,需要执行《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中的4.6.5条第2款
此时程序根据本条要求,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没有修改的情况下默认为1,此时程序计算得到的风荷载放大系数就是1.7。同时程序可以根据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的变化,计算得到该放大系数,不再需要人工计算。
Q4:檩条设计时,程序默认的风吸力荷载系数和风压力荷载系数是如何确定的?
A:
檩条等围护构件的风吸力荷载系数和风压力荷载系数程序默认按照上图中输入的屋面形式、建筑形式和分区根据门规表4.2.2-4a-表4.2.2-7b中对应的形式计算确定。
例如上图中的封闭式双坡屋面中间区,此时根屋面倾角小于10度,有效风荷载面积按照檩条间距乘以跨度为9m2,查表4.2.2-4a和4.2.2-4b计算
风吸力荷载系数=0.1*log9-1.18=-1.08
风压力荷载系数=-0.1*log9+0.48=0.38
Q5:按照斜杆等效斜柱建模时,截面定义为钢管混凝土柱时是正常的,为什么修改为钢管柱会造成模态异常?
A:
如下图所示的“钢斜柱”模型,周期和振型确实存在异常。
经过对模型的检查,发现斜柱模型用斜杆建模时,程序对于钢斜杆默认是两端铰接的,而钢管混凝土斜杆默认材料为混凝土,所以钢管混凝土模型斜杆默认两端刚接,钢斜杆模型就会形成机构,造成结果异常,此时需要人工在特殊支撑里把“钢斜柱”的两端铰接删除,删除后,周期和振型是正常的,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