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结构风振系数计算与普通结构的区别?
楼主:huangcuixiang
提问时间:2022-12-05 10:59:46
回答:1
官方回答:1
阅读次数:581
收藏
1条回答
- 默认排序 |
- 点赞数 |
- 评论数 |
- 时间
-
官方 已采纳
A:通用规范中规定的结构考虑脉动风荷载的底线值是1.2,PKPM通过勾选考虑顺风向风振执行,当计算的风振系数小于1.2时按1.2执行。PKPM计算风振系数按荷载规范8.4节执行,其中中间变量“背景因子Bz”的计算用到振型参与系数φ(z),而对于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PKPM处理上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振型系数φ(z)的取值不同。
程序计算得到的风振系数在工程目录下的文本“fort.112”中输出(用记事本打开),从文本中可以看到每层的风振系数以及中间变量的输出。
常规而言,振型应该是类似倒三角形的,即下面振幅小、上面振幅大,此种形式的计算即为荷载规范8.4.7条文说明中给出的计算公式,适用一般结构,PKPM对非隔震结构即按此公式进行计算。
而对于隔震结构,由于底部隔振,隔振层位移很大,因而实际的振型会和常规结构的计算振型差别很大。而PKPM里面采用的是实际隔振的振型,认为隔振层之上的φ(z)都取1,也就是相对于隔振层的大位移而言,认为隔振层上部近似为刚体。
2022-12-05 11:01:39